你知道著名道士葛洪來清遠煉過丹嗎?你知道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為了寫《牡丹亭》來清遠采風(fēng)嗎?你知道英德為何有一條“楊萬里大道”嗎?……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原來,歷史上有那么多耳熟能詳?shù)拇笕宋锒己颓暹h發(fā)生過這樣或那樣的親密關(guān)系:有的在清遠出生長成,有的則因各種因緣際會來到清遠,在這或小憩或長住。
1.葛洪(晉代著名道教理論家)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郡(今江蘇)人,為晉代著名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醫(yī)藥學(xué)家。他曾受封為關(guān)內(nèi)侯,除了傳播道教思想外,葛洪的興趣主要在煉丹和醫(yī)藥這兩方面。他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后備急方》、《西京雜記》等。公元306年,葛洪面對嶺南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為尋找強身健體甚至是長生不老的藥,來嶺南各地尋找煉仙丹秘方。后來,他便辭別妻子和岳父,來到中宿(今清遠)的金芝巖建灶煉丹。至今,在清遠金芝巖還有“葛洪煉丹處”的遺跡。
2.韓愈(唐代大文學(xué)家)
1200多年前,唐代大文豪韓愈被貶到清遠的陽山。當(dāng)時,韓愈官至朝廷監(jiān)察御史,在唐貞19年間,民間發(fā)生旱災(zāi),導(dǎo)致作物減產(chǎn),據(jù)《舊唐書.李實傳》載,韓愈上書為民請命并揭露官員瞞報災(zāi)情,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建議,還將其貶至陽山。當(dāng)時陽山非常落后,但他沒有消沉,而是通過積極努力,逐步改變了陽山面貌,他推行“治貧先治愚”,使陽山百姓知書達理,還大力推行農(nóng)耕,受到了百姓擁護。
3.六祖慧能(唐代高僧、禪宗祖師)
六祖慧能(638年-713年),是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是著名的佛教禪宗祖師,著有六祖《壇經(jīng)》流傳于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六祖慧能于唐儀鳳二年到廣東曲江縣南華寺傳經(jīng)。而英德西華山建有寺廟,離南華寺只有幾十公里,相傳,六祖曾經(jīng)到西華山植茶。事實上,佛僧在寺廟附近種茶是史實,而慧能禪師在游歷、傳播佛禪過程中,親手種植茶也在情理之中。
4.顏真卿(唐代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漢族,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代山東臨沂人,中國唐代書法家。唐代中期杰出書法家。他創(chuàng)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quán)、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顏真卿和清遠還有緣分,以他的《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為證,其中有詩句曰:“名高清遠峽,文聚斗牛津。跡異心寧間,聲同質(zhì)豈均。悠然千載后,知我揖光塵”。
5.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
唐代劉禹錫官曾至朝廷的監(jiān)察御史,公元815年,因做詩被懷疑譏諷朝廷,被貶到廣東連州任刺史。劉禹錫到連州后并不沉淪,加強文化教育,親自登臺講學(xué),栽培人才,開創(chuàng)了連州重文興教的傳統(tǒng)。據(jù)史載,連州歷史上共出進士138名,人才輩出,使連州在廣東科舉場上贏得“科第甲通省”的美譽。
6.陳拙(晚唐著名古琴家,數(shù)豆練琴成佳話)
陳拙,字用拙,連州高良鄉(xiāng)(今連州鎮(zhèn)龍口村一帶)人。少習(xí)禮樂,擅長于詩歌韻律。天佑元年(904年)進士及第,先授著作郎,后南歸,靜海軍節(jié)度使劉隱重其才,聘用掌書記。劉龔為南漢王,陳拙為南漢吏部郎中知制誥。陳拙在音律方面有很高造詣,系晚唐著名專業(yè)琴家,著有《大唐正聲琴籍》、《琴譜》等。2004年中國古琴藝術(shù)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第二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陳拙之名載入其中。陳拙練琴還有一段故事:他量一升豆子,每練一曲取一豆,直至數(shù)百粒豆子取完,方才結(jié)束一天的練習(xí),在中國古琴史上傳為佳話。作為晚唐著名的古琴家,陳拙對古琴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令人嘆惜的是陳拙的原著已經(jīng)失傳,只在典籍中存下了書目和部分章節(jié)。
7.周敦頤(北宋理學(xué)宗師、文學(xué)家)
清遠連州巾峰山麓的古道旁有一口清洌的山泉,傳說著廉政故事。北宋理學(xué)宗師、千古名篇《愛蓮說》作者——周敦頤,曾在官員陪同下來到此處,掬而飲之,一身暑氣盡消。他立于山麓,遙看連州,想起了連州的歷代名賢劉禹錫、劉瞻、黃損、石文德……激發(fā)了周敦頤心底的仰慕之情,并命人侍候筆墨,在泉水之側(cè)的石崖上奮筆寫下了“廉泉之源”四個大字,并命工匠鑿入巖石中。四個大字每字一米見方,字跡筆筆工整,既昭古人又示來者,該石刻仍至今保存完好。據(jù)載,周敦頤平生不慕錢財,愛談名理,以蓮比喻道德高尚的人,平生不慕錢財,給人許多啟迪。
8.米芾(北宋大書法家)
米芾(1051-1107),北宋太原(今山西省)人,字元章,號鹿門居士,世稱“米南宮”。北宋神宗熙寧(1068-1077)年間,補浛洸縣尉,任職兩年。他任浛洭(今浛洸鎮(zhèn))縣尉期間,政事簡舉,德教風(fēng)行。米芾、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為“北宋四大家”。米芾還是賞石收藏家和評論家,是十一世紀中葉中國最有名的藏石、賞石大家。米芾癡迷英石,以賞石為樂事,甚至達到了忘我的程度:他不僅愛石成癖,對石下拜(拜石為兄)而被國人稱為“米癲”。在相石方面,還創(chuàng)立了一套理論,即長期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皺”四字訣。2011年,清新文史研究者在三坑鎮(zhèn)西坑水庫山麓旁邊,發(fā)現(xiàn)了米芾墓。
9.岳飛(南宋名將)
據(jù)史料,南宋逃將曹成靖康年間(1126—1127)從抗金前線潰敗下來,流竄到湖廣地區(qū)淪落為盜匪,隨后被招安,但又反復(fù)成為賊寇。南宋王朝便委派岳飛征討曹成。岳飛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趕來討伐。紹興二年(1132)四月初,岳飛追擊曹成來到了廣西賀州。曹成等部據(jù)寨抵抗被擊潰后,逃跑到了連州,死守在連州北部的蓬頭嶺(又叫鳳頭嶺)。曹成在連州北部控制了狹隘通道,岳飛以八千精兵,在連州蓬頭嶺大勝曹成泱泱十萬之眾,成為一場以寡勝多的聞名戰(zhàn)役。如今連州市西岸鎮(zhèn)石蘭古寨有一座山嶺,山勢雄偉,嶺頂平坦,舊有石城,傳為岳家軍故壘,這座山嶺為石蘭古寨帶來了千百年來的榮耀,故此以岳飛的姓氏命名為“岳榮嶺”。
10.文天祥(南宋名臣、文學(xué)家)
文天祥(1236.6.6-1283.1.9),南宋未大臣,文學(xué)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jīng)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俘,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等作品。鮮為人知的是,文天祥與清遠很有緣分,在英德留有“文天祥行舟英德”的詩句和石刻。公元1279年,四月二十二日,文天祥離開廣州,被押送大都。他們從廣州經(jīng)英德、曲江,越梅嶺進入江西南安(大庚),到達建康,雖然被俘,但他一路樂觀,談詩論史,欣賞沿途風(fēng)光。在清遠著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天子山還流傳著文天祥相關(guān)的傳說。相傳宋少帝被元兵步步追擊,倉惶南下時,途經(jīng)此地守山暫避。在陸秀夫、文天祥等主戰(zhàn)派的護衛(wèi)下和眾將士浴血抵抗下,元兵在北江兩岸遭受重創(chuàng)。
11.楊萬里(南宋大詩人)
楊萬里,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南宋淳熙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后又升為廣東提點刑獄。楊萬里在廣東任職期間,曾到英德的湞江游覽,留詩并贊美英德山水。楊萬里為官清正廉潔,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宋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中記載說,楊萬里從常州知府調(diào)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時,將萬緡積錢棄于常州官庫,兩袖清風(fēng)而去。在廣東任官時,曾以自己的七千俸錢代貧戶納稅。楊萬里歸隱回鄉(xiāng)后,兩袖清風(fēng),詩人徐璣稱贊他“清得門如水,貧唯帶(皇帝所賜的玉帶)有金”。故居老屋三代未加修葺,只能擋擋絲風(fēng)片雨?,F(xiàn)在,英德市為紀念先人,將一條全長22公里市政大道取名為“楊萬里大道”。
12.湯顯祖(明代著名戲曲家,《牡丹亭》傳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xué)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他不僅于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yī)藥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一直享譽文壇、馳名海外,他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相傳,湯顯祖為了寫作《牡丹亭》專程來到飛來寺做了一名掛名道士,別號“清遠道人”。他鐘情于清遠山水,經(jīng)常泛舟峽山,對飛來峽上的縹幡嶺大為贊賞:“極目縹幡外,飛峰并欲翻。日光榕樹嶺,青色大蓮村。”后來,湯顯祖慕名來到金雞巖,憑吊葛洪煉丹遺址和著名隱士盧度的住處,被天然石床所吸引,于是在巖內(nèi)寄宿,坐在石床上構(gòu)思名垂千古的名劇《牡丹亭》。還有的資料記載“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隱居清遠峽山并寫出著名戲劇《還魂記》”……總之,湯顯祖與清遠有不解之緣。
13.利瑪竇(明朝年間來華的著名傳教士)
利瑪竇,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xué)者。明朝萬歷年間來到中國居住。王應(yīng)麟所撰《利子碑記》上說:“萬歷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瑪竇,號西泰,友輩數(shù)人,航海九萬里,觀光中國。” 1580年,利瑪竇年被授予神職神父。1583 年 9 月利瑪竇與羅明堅進入中國,在肇慶建立了第一個傳教駐地。1589 年,廣東新任總督把傳教士驅(qū)逐出肇慶。經(jīng)過多方努力,利瑪竇得以被派往韶州,在那兒他建立了第二個傳教駐地。在此期間,他在清遠、粵北山區(qū)等都有傳教的經(jīng)歷和記載,傳教期間,同時也給清遠傳播了西方先進的文化。
14.袁枚(清代著名詩人)
袁枚(1716-1798),是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的詩人,與趙翼、蔣士銓并稱“乾隆三大家”,自號隨園老人、倉山居士。袁枚所處的年代是歷史上被譽為“康乾盛世”時代。袁枚少年聰慧,23歲中進士,至33歲時,厭惡官場生活,辭官歸隱,從此度過了50多年的閑居生活。袁枚著作的《隨園食單》,被譽為清代飲食文化的扛鼎之作。65歲以后,袁枚開始游山玩水,游遍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清遠的美麗山水、美味佳肴也吸引著袁枚,他專程從南京到清遠飛來寺游歷。得知袁枚南來的消息,肇慶知府袁樹(字香亭)提前來到飛來寺相迎,并親自在峽江的游艇上為袁枚接風(fēng)洗塵。袁枚到達后與袁知府和界乘(號懷遠)僧人,在飛泉亭里品茶飲酒,同時,也留下了傳誦百年的名篇——《峽江飛泉亭》詩和《峽江寺飛泉亭記》游記。
15.朱汝珍(清代書法家、末代榜眼)
朱汝珍(1870-1943),號聘三,又號隘園。清新區(qū)黃坑八片村人,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光緒三十年(1904),清政府逼于輿論壓力,宣布廢除科舉制度,并舉行我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科舉考試。最后,慈禧太后欽點直隸肅寧的劉春霖為狀元,朱汝珍為榜眼。朱汝珍中榜后授翰林院編修,于1906年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xué)深造,回國后任京師法律學(xué)堂教授等職。1924年后,輾轉(zhuǎn)清遠、香港等地,曾任僑港清遠公會會長,香港大學(xué)教習(xí),香港孔教學(xué)院院長兼附中校長??谷諔?zhàn)爭爆發(fā)時,朱汝珍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在香港主持清遠公會,組織募捐、義演為抗戰(zhàn)籌款,積極幫助因戰(zhàn)亂而流浪在香港的三萬清遠難民安全返鄉(xiāng)。朱汝珍的書法自成一家,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在海內(nèi)外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