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中國改革開放已走過40年的光輝歷程。清遠乘改革開放春風,砥礪前行,敢為人先,不斷開創(chuàng)歷史,取得了 “清遠經驗”“農村綜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等令人矚目的改革成果,讓清遠經濟社會發(fā)展騰飛,由珠三角“寒極”變成投資興業(yè)的熱土。
今天的《清遠經驗》,為大家還原改革開放初期,老一輩革命家、政治家和改革者解放思想、改革進取、敢闖敢試、埋頭苦干的歷史,并以史為鑒,緬懷先驅,汲取改革的智慧,推動各地不斷改革發(fā)展。
那年清遠,每一步都那么艱辛,可每一步都蘊藏機遇
如今的北江風光。
清遠經驗(第一集)
背景
1978年11月,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農民立下生死狀,按下紅手印,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揭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而人們并不熟知的是,同年8月,廣東清遠縣已率先在全國沖破束縛工業(yè)發(fā)展的許多條條框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這跨越雷池的一步阻力重重,卻在爭議聲中走向全國,變成了“清遠經驗”。
1980年6月,廣東省政府在廣州召開工交工作會議,原本,省委想在會上總結“清遠經驗”,但是一直對清遠的改革持肯定態(tài)度的省經委主任王煥在報告中卻只字未提“清遠經驗”。
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發(fā)現(xiàn)以后很惱火,于是馬上召集領導開會,他說推廣“清遠經驗”是省委去年的決定,但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反復。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沒有幾個月,現(xiàn)在開會只字不提,不是反對省委的決定嗎?!你有意見可以提,但你不能偷偷摸摸不吭不響,就改了?
對此,省經委主任王煥的回答是,原本要講這個,但是省長辦公會議不準講,講了就是原則的問題,是組織紀律問題,所以不能在報告里提。
習仲勛對于王煥的回答很不滿:“是你小圈圈的原則要緊,還是省委的原則要緊?”
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資料圖片
到底是什么事情讓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習仲勛大發(fā)雷霆呢?
習仲勛要總結推廣,而省經委主任三緘其口的“清遠經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這件事還得從“清遠經驗”的發(fā)源說起。1977年, 國家給清遠縣17家國營企業(yè)下達18.6萬元的利潤指標,但即使是區(qū)區(qū)的18.6萬元,清遠不僅沒有完成,反而還虧損了31.3萬元,企業(yè)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縣里被迫伸手向地區(qū)財政局借錢發(fā)工資。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常委趙伯杰:主要原因是受左的思想影響,當時任縣委書記的陳國生同志比大家更著急。
除了著急,更讓清遠人覺得沒面子。這時候,縣領導還不知道窮怕了的國營企業(yè)正在醞釀著一場改革,他們更沒想到,這場改革每走一步都如此艱難。
而這顆星星之火點燃的地方就是當時清遠縣規(guī)模最大、工人最多的清遠氮肥廠。
清遠氮肥廠
(1966年投資興建)
1966年下半年,在白廟北邊山坡上,當時的清遠縣委縣政府投資興建了清遠氮肥廠,于1970年4月2日建成投產,生產碳酸氫銨(簡稱化肥),年產能1.2萬噸,工人400人左右。
建廠初期至1978年,是氮肥廠經營的一段黑暗期。這段時期整個國家經濟還是按照計劃經濟體制運行。企業(yè)普遍存在吃“大鍋飯”現(xiàn)象,企業(yè)缺乏自主權,職工生產積極性不高。雖然被寄予清遠工業(yè)夢想的厚望,但是直到1978年,該廠投產9年,虧了9年,累計虧損達到773萬元。
清遠氮肥廠舊址
曾任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
“我們工人當時有句順口溜,上班一條蟲,下班打沖鋒。再加上之前的文化大革命,把社會上很多東西都搞亂了,所以人們思想上、紀律性要求也不強。”
清遠氮肥廠員工
原清遠氮肥廠職工 何挺標:
“下班就養(yǎng)雞、養(yǎng)豬。都有兩個算盤,一個是公家的,一個是私人的。”
對此,時任中共清遠縣縣委書記的陳國生總結了一句話——
“大家思想上沒有解決,生產上還是慢的。”
轉機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旋即引發(fā)全國大討論。
盡管文章透露出了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信號,但要挑起改革的頭,還是讓清遠縣委和氮肥廠上下思慮再三。
改革有政治風險,不改革企業(yè)垮得更快,氮肥廠上下很糾結。
曾任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所以我們要摘掉企業(yè)虧損的帽子,就逼我們想辦法。
人心思變,但該改什么?怎么去改?
飛來峽口的那片舊址,跳躍的陽光,飛馳的高鐵,以及永不消逝的傳奇……
這個當年作為“清遠經驗”發(fā)源地之一、被寄予清遠工業(yè)夢想厚望的企業(yè),在連續(xù)虧損9年后,終于開始扭虧為盈。
清遠氮肥廠舊址
清遠經驗
他們拎著腦袋去改革 “超計劃利潤提成獎”誕生
▼
1978年7月,氮肥廠召集工廠高層、技術員開了一次會議, 數(shù)日難眠的黨委書記曾國華提出用獎勵的辦法來提高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以扭轉工廠虧損的境況。
獎項的錢從哪里來?廠里賣煤渣廢料攢下來的5萬元被 “摳”了出來。獎勵采用“綜合獎”的方式,先給大家定產量、安全生產指標、質量指標,任務完成就加分,不能完成就扣分。分數(shù)對應獎金,充分體現(xiàn)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原則。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把職工的切身利益同工廠的效益密切掛鉤,所以職工的積極性都大大提高。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
“綜合獎”開始試行,但廠領導心里極其不安,在1978年之前,發(fā)獎金隨時會被批斗,他們這樣做等于拎著腦袋去改革。沒想到,擔憂未退,成效卻出來了。在這招之下,懶散懈怠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連以前機器壞了沒人修的狀況都改變了。
原清遠氮肥廠職工 向計妹:后來有了獎金,關系到他們的利益,所以一定要把生產搞上去,獎金才拿得多,儀表一壞了,他們馬上叫我們去修。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他就不會說上班偷懶睡覺,看小說,做其他事情,這些現(xiàn)象都比較少了,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
飛來峽口,清遠氮肥廠舊址。陽光在草叢間跳躍,高鐵在不遠處飛馳……
許多人不知道40年前,這里曾經人聲鼎沸,廠房林立,密如蛛網(wǎng)的管道編織了一個大型的清遠氮肥廠,生產搞得如火如荼。
1978年8月份在“綜合獎”試行前的13天,這個企業(yè)還處于虧損,虧了3.2萬元,但是試行以后的18天,不僅補回了虧損,全月還實現(xiàn)了盈利3.5萬元。
這是氮肥廠投產9年來第一個月實現(xiàn)盈利。但大家很快發(fā)覺,老是靠賣煤渣廢料的錢來發(fā)獎金不是長久之計,要讓積極性高的工人每個月都能拿到獎金,只能在體制上、機制上進行改革。這時候,農村“包產到戶”開始萌芽,看到周邊的洲心農民已在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有人提出了建議。
時任清遠縣經委辦公室副主任 楊偉基:縣經委計劃財務科一個副科長、會計師林耀嵩大膽提出來的,可不可以從有利潤的企業(yè)中抽出一部分作為獎金發(fā)給工人。
這就是后來的“超計劃利潤提成獎”。氮肥廠和縣經委的骨干們將想法向縣委書記陳國生和主管工業(yè)的革委會副主任高占峰匯報。沒想到和縣領導的想法不謀而合,原來縣里看到氮肥廠短時間內起死回生,也萌生了這個念頭。他們準備用這個辦法背水一戰(zhàn),完成當年的生產任務。但陳國生還是交代縣里先試點,期限是一個星期。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1978年10月份開始,縣委同意經委在氮肥廠等四個廠試點。
試點工作開始了,“超計劃利潤提成獎”能否在四間試點工廠開花結果呢?
當清遠成為全省工業(yè)產值利潤增長最高的一個縣時,“封殺令”來了……
四十年前,清遠氮肥廠將賣煤渣廢料攢下來的5萬元“摳”了出來,變成“綜合獎”,按照多勞多得分配給工人,這一舉措,刺激氮肥廠第一次實現(xiàn)盈利的奇跡。似乎一切都在按預想中的進行,這種從“綜合獎”衍生出來的“超計劃利潤提成獎”,是否能在工廠開花結果?所有人都在期待著......
清遠氮肥廠舊址
清遠經驗
改革停不下來 “封殺令”卻來了
▼
束縛解開了,氮肥廠、化肥廠、農機廠、水泥廠這四個廠的試驗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工廠處處精打細算,工人事事講求經濟效益,四個廠的利潤比未實行之前的三個季度多了35%。
11月份,清遠決定在17家國營企業(yè)全面推廣“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到1979年底,全縣l7家國營工廠的經濟數(shù)據(jù)全線飄紅,全年盈利425萬,比1978年增長了2.5倍。
對當時獎勵辦法帶來的產能大幅飆升,老人至今津津樂道。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如果我這個班的產量刷新了紀錄就敲鑼打鼓,放鞭炮。
清遠酒廠職工 袁麗珍:以前工資都是二三十塊,搞了“超計劃利潤提成獎”以后,工資就高一點,每個月還有三十至四十塊獎金。
在工業(yè)改革如火如荼的背后,財政部門卻敲響了警鐘。按照當時“統(tǒng)收統(tǒng)支”的傳統(tǒng),工廠的所有收入應該上繳,工廠支出也要報批,氮肥廠等企業(yè)的做法等于把本應上繳國庫的錢“截流”了。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常委 趙伯杰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常委 趙伯杰:第二個擔心這樣搞,會不會挖社會主義墻角。第三個擔心,這樣搞會不會“物質刺激”、“獎金掛帥”?
“物質刺激”和“獎金掛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對發(fā)放獎金的提法,由于受極左思想的影響,當時全國取消了獎金,發(fā)放獎金不僅會受到大批特批,甚至還有可能坐牢。
擔心并非多余的,省財政廳不久后知道了清遠在偷偷的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就打電話要陳國生放棄“提成獎”。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我就說我沒有辦法,不搞我們沒有錢發(fā)工資,你幫我發(fā)工資?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
你地方不上繳還想要我?guī)湍惆l(fā)工資,這筆賬怎么算都虧,無奈之下,省財政廳只好妥協(xié),并叮囑陳國生,自己搞自己的,不要吭聲,不要宣傳。
其實不用省財政廳交代,陳國生早就再三強調各工廠“只干不說”。
雖然“只干不說”的改革低調,但增長的財政數(shù)字卻瞞不過別人。1979年,清遠成為了全省工業(yè)產值利潤增長最高的一個縣。消息不脛而走,周邊的縣市越來越多自發(fā)的到清遠參觀學習,這時候,省財政廳再也坐不住了。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省財政廳又來電話了,那時真是比較嚴肅了,他們說好不好停下來,不要搞了,我說沒有辦法了,沒有辦法停了,現(xiàn)在我說停,群眾也停不了。
對于不聽勸告的清遠,1979年5月,省財政和勞動部門祭出了“封殺令”——國務院所發(fā)的《關于制止濫發(fā)獎金和津貼的緊急通知》,借此要求清遠縣停止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
習仲勛知道后就來氣了,原來他一直在默默觀察著清遠的改革,所以當初他并沒有同意發(fā)這份文。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你們財政廳擅自把這個發(fā)下去,批評他們這是很嚴重的錯誤。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
陳國生并不知道習仲勛在為清遠的改革爭取時間。這時,十一屆三中全會剛閉幕不久,全會提出把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改變同生產力發(fā)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在改革的春風下,陳國生選擇了義無反顧。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我們抓住這尚方寶劍就不管它,要停止,你們叫省委,省政府發(fā)通知。
全國來了三萬多人考察清遠,是時候了,“清遠經驗”呼之欲出
1979年,清遠全面推廣“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全縣17家國營工廠的經濟數(shù)據(jù)全線飄紅,全年盈利425萬,比1978年增長了2.5倍。就在老百姓津津樂道、工業(yè)改革如火如荼的時候,財政部門卻敲響了警鐘。相關方面下了“封殺令”,改革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清遠縣機械廠
清遠經驗
開創(chuàng)國營企業(yè)承包的先河 “清遠經驗”成型
▼
“清遠經驗”讓虧損了9年的清遠氮肥廠第一次實現(xiàn)盈利,更讓清遠成為全省產值利潤增長最高的一個縣。戶戶都有盈利,員工每個月都有三十至四十塊的獎金。
然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還未成型便遭到了封殺,省財政廳再三打電話要求陳國生停止改革。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沒辦法停了,現(xiàn)在我說停,群眾也停不了。
對此,時任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表示,“清遠經驗”是可行的。
當時,一個小小的清遠縣全國來了三萬多人考察。
凡是阻礙生產發(fā)展的,就要破。那么“清遠經驗”該如何突破重重阻力,走向全國?
開創(chuàng)國營企業(yè)承包的先河 “清遠經驗”成型
開弓沒有回頭箭,即使“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受到封殺,但嘗到改革甜頭的清遠人在改革的路上一發(fā)不可收。他們發(fā)現(xiàn)蒸蒸日上的工業(yè)生產背后,企業(yè)的自主性被工業(yè)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困住了。
時任清遠縣經委辦公室副主任 楊偉基
時任清遠縣經委辦公室副主任 楊偉基:錢的問題財政局抓著,統(tǒng)收統(tǒng)支,企業(yè)的資產企業(yè)沒有處置權的,財政抓著;你招收一些臨時工人,或者辭退一部分工人,勞動局才有權,你企業(yè)都沒有權。
辦事程序多,辦事效率低,就連汽修廠修個衛(wèi)生間,沒有經過批準都不行。
這一次,清遠縣委把手術刀對準了弊病突出的工業(yè)管理體制,撤消了原來分管工業(yè)的工業(yè)局、農機局、交通局、陶瓷局、工交辦等單位,將其職能合并到經委。改革之后,曾經“最閑”的清遠經委變成了“最忙”單位,直接管理工廠,還要幫助工廠去搞煤,找原材料,做產品銷售。
清遠縣委下達改革文件
工業(yè)管理機構設置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那就是簡政放權制度,我們企業(yè)就沒有那么多婆婆,辦事也就比較快了,效率也比較高了。
經委還統(tǒng)一對縣財政實行承包上繳利潤,企業(yè)則對經委承包。清遠就此開創(chuàng)國營企業(yè)承包的先河。
至此,清遠工業(yè)生產的“超計劃利潤提成獎”與經濟管理體制改革一起形成了“清遠經驗”,而這一切都在沖擊著舊有的體制。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你現(xiàn)在改變了,你就是違反國務院規(guī)定,省經委、省財政廳,就向省政府、省委寫報告。
習仲勛看到這個報告后沉思良久,他覺得,“清遠經驗”是時候出爐了。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習仲勛同志當時講,凡是阻礙生產發(fā)展的,就要破;凡是對生產有利的,就立。
盡管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但是由于清遠的改革沖擊了沿用多年的計劃、財政、商業(yè)、物資供應等體制,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1979年8月,在全省工業(yè)交通增產節(jié)約會議上,韶關地區(qū)和清遠縣代表與省財政、勞動、銀行等代表就圍繞“清遠經驗”展開唇槍舌劍的辯論。反方雖然同意清遠縣試行,卻堅持認為不宜馬上在全省推廣。
正反兩方面的舌戰(zhàn)相爭不下,那么出席會議的習仲勛是什么意見呢?
風尖浪口,一個人站了出來,改變了“清遠經驗”的境遇
清遠開創(chuàng)國營企業(yè)承包的先河,清遠縣委大刀闊斧地整改弊病突出的工業(yè)管理體制,“清遠經驗”逐漸成型。
這一切都在沖擊著舊有的體制,讓全省工業(yè)交通增產節(jié)約會議的各方爭論不休,“清遠經驗”被推上了風尖浪口,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出現(xiàn)改變了“清遠經驗”的境遇......
《南方日報》關于“清遠經驗”的報道。
清遠經驗
習仲勛:如果你駁不倒我
我就要支持“清遠經驗”
▼
習仲勛第一次旗幟鮮明地肯定了“清遠經驗”
習仲勛說,“清遠經驗”的概念是好的事情,國家增加收入,得大頭,地方財政得中頭,企業(yè)和個人得小頭。這是“三兼顧”的原則。清遠創(chuàng)造的好經驗是對的。
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資料圖片
習仲勛還指出“清遠經驗”就是解放思想的產物,它不僅把企業(yè)搞活了,還擴大了企業(yè)的自主權,改善了企業(yè)的經營管理,克服了盈利虧本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吃大鍋飯”現(xiàn)象。聽到這里,參加會議的韶關地委和清遠縣的領導像吃了定心丸。
在此后的近一年里,全省1000家企業(yè)推行了“清遠經驗”。一線、基層的熱火朝天與中高層的激烈討論同時進行著。
但習仲勛沒料到的是:反對“清遠經驗”的力量會如此之大,以至于到了1980年的工交工作會議上省經委主任只字未提“清遠經驗”,差點把“清遠經驗”埋沒掉,所以他才會大發(fā)雷霆。
一些報紙刊登反對“清遠經驗”的報道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習仲勛同志當時說,你有不同意見,你可以通過程序反映,你寫報告,但是省委定的事情,你就必須要執(zhí)行,不能像過去受條條框框約束,不敢越雷池一步。
除了解放思想,習仲勛還讓大家現(xiàn)場辯論。
習仲勛當即表態(tài),如果反對的把贊成的駁倒了,我站不住腳了,我就不支持“清遠經驗”,如果你駁不倒,我就要支持“清遠經驗”。
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資料圖片
習仲勛認為“清遠經驗”是一個很好的新生事物。他說,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都是從不完善到完善,從低級向高級提高。看來廣東對于真理標準的討論,還要再補課,尤其是財政、工交部門。
除了補課,擺在財政和工交系統(tǒng)面前的是鐵一般的事實。改革后的1979年,清遠上繳國家財政241萬元,不再像改革之前那樣伸手向財政要錢發(fā)工資了。
工人在工作
事實勝于雄辯,習仲勛當即拍板:叫工交建設部門,“清遠經驗”繼續(xù)搞。堅決支持,沒有商量的余地。
前車可鑒,如何做通反對者的思想工作,把“清遠經驗”真正的確定下來,促進廣東省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呢?這是件關乎全局的大事。1980年7月5日,習仲勛行動了。
他親自帶隊來清遠,搞調查研究,來論證,做思想工作,統(tǒng)一認識。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他說這次走不了也要走,這次目的就是要把“清遠經驗”到底是怎么回事弄清楚。
習仲勛的清遠之行
習仲勛先后去了清遠農機廠、酒廠、氮肥廠和洲心公社。在氮肥廠,他與車間主任和工程技術人員以上的干部座談。
習仲勛直截了當?shù)闹赋觯菏∥谌⊥茝V“清遠經驗”這個決心下得對,但下遲了。
曾任清遠氮肥廠副廠長 王挺:習仲勛站起來拿著壺給我們斟茶,他說我來遲了,對你們的支持不夠。
工人在工作
事實勝于雄辯,習仲勛當即拍板:叫工交建設部門,“清遠經驗”繼續(xù)搞。堅決支持,沒有商量的余地。
前車可鑒,如何做通反對者的思想工作,把“清遠經驗”真正的確定下來,促進廣東省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呢?這是件關乎全局的大事。1980年7月5日,習仲勛行動了。
他親自帶隊來清遠,搞調查研究,來論證,做思想工作,統(tǒng)一認識。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他說這次走不了也要走,這次目的就是要把“清遠經驗”到底是怎么回事弄清楚。
習仲勛的清遠之行
習仲勛先后去了清遠農機廠、酒廠、氮肥廠和洲心公社。在氮肥廠,他與車間主任和工程技術人員以上的干部座談。
習仲勛直截了當?shù)闹赋觯菏∥谌⊥茝V“清遠經驗”這個決心下得對,但下遲了。
曾任清遠氮肥廠副廠長 王挺:習仲勛站起來拿著壺給我們斟茶,他說我來遲了,對你們的支持不夠。
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資料圖片
習仲勛他在報告里面,首先肯定了氮肥廠的職工在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以后,敢于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為扭虧增盈闖出了一條路子,并勉勵氮肥廠職工要為全省作出榜樣。
座談會一直進行到下午一點多,廠里想準備豐盛的飯菜招待習仲勛一行。結果,他的秘書馬上很嚴肅地說,他們不吃廠里招待的飯菜,要吃就按照標準的工作餐,一人一份,就這么吃。
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資料圖片
得到了習仲勛的支持,“清遠經驗”繼續(xù)推廣,但是,還有一些領導干部的觀念轉不過來,這時候,習仲勛會怎么做呢?
長達一年的爭論終于畫上句號,清遠,開始“風靡全國”
習仲勛拍板支持“清遠經驗”,并希望把“清遠經驗”真正確定下來,以促進廣東省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為此,還特意到清遠來調研。但是,還有一些領導干部的觀念轉不過來,這時候,習仲勛會怎么做呢?“清遠經驗”這個“地方糧票”是怎樣變成通行全國的“全國糧票”的呢?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琚立銘接受本臺專訪。
清遠經驗
“清遠經驗”蜚聲全國
▼
為了讓省財政廳開竅,習仲勛專門叫省財廳副廳長蔣月明和他同坐一輛車,一路上每看一個地方都問他意見,對他循循善誘。
習仲勛說,我們解放了幾十年,人民還吃不飽飯,還住得破破爛爛,我們內心應該是有愧,對不起人民。第二個,實行這種辦法,不是挖國家的墻角,是發(fā)展生產力,按照后面的說法,就是做大蛋糕。
習仲勛希望省直部門對待“清遠經驗”這個新鮮事物要包容,要扶持它發(fā)展壯大。他還用穿衣服來比喻改革的必要性——
“小孩穿的衣服,長大了你還穿那個嗎?不適合你不換?”
1980年7月7日,習仲勛(右2)到清遠縣飛霞風景區(qū)視察。
清遠工業(yè)經濟短時間內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眼見為實,習仲勛的態(tài)度更堅決了。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所以看了以后,他更表態(tài)支持,堅決搞!他說地委馬書記很勇敢,你們聽了以后馬上推廣。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當時就要求全省采取得力的措施,推廣“清遠經驗”,墻內開花要墻內香,不能墻內開花墻外香。
習仲勛考察工廠。資料圖片
考察后,習仲勛很快簽發(fā)批轉了清遠縣委呈送的《關于清遠縣國營工業(yè)企業(yè)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和改革工業(yè)管理體制的情況報告》。
習仲勛簽發(fā)的文件
這份文件事關重大,等于為長達一年多的爭論終于劃上了一個句號,也為全省工業(yè)企業(yè)全面推行“清遠經驗”掃清了思想障礙和阻力,給清遠的改革一錘定音。
中共廣東省委批轉的關于“清遠經驗”的文件
1980年8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轉發(fā)了新華社的報道《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和縣經委直接管理工廠:清遠縣經濟體制改革形勢使人振奮———17個廠平均每月利潤增長36倍,廣東決定推廣“清遠經驗”》,一石激起千層浪。
人民日報》和《南方日報》對推行“清遠經驗”的報道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所以各個省來了以后,中央各部委來了以后,省委、仲勛同志也好,很多改變了觀點的同志也好,都介紹他們到清遠去看一看,這樣,“清遠經驗”就蜚聲全國了。
1981年4月,國務院發(fā)出〔1981〕48號文,要求全國各地學習和推廣“清遠經驗”。
國務院發(fā)文推廣“清遠經驗”
于是,“清遠經驗”這個“地方糧票”變成通行全國的“全國糧票”。全國累計有363個縣和小城市前來清遠學習。1984年,國際銀行組織的代表,美國的專家也為此事前來考察。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我最多的一天接待了兩千多人來參觀。
一個小小的清遠縣,全國三萬多人來考察,恐怕除了大寨以外,全國就只有清遠工業(yè)引來了這么多人參觀了。
全國各地的工廠企業(yè)代表來參觀
“清遠經驗” 這個“地方糧票”變成通行全國的“全國糧票”后,它的影響力到底如何?它的生命力如何?改革開放四十年后的今天還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那些為清遠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人們,請接受我們的深情致敬!
回顧這組系列報道展現(xiàn)的不同內容,仿佛這場驚動全國的改革就發(fā)生在昨天。如今,清遠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日新月異,繁花似錦,而這些也離不開所有為清遠改革和發(fā)展做過貢獻的人,為此,我們深切緬懷,深情致敬……
《清遠經驗》攝制組在廣州采訪。
清遠經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清遠經驗”的影響力不僅僅在廣東,也不僅僅在四十年。
到1981年底,廣東100個縣和縣級市,已有63個縣仿效 “清遠經驗”,改革了工業(yè)管理體制,48個縣市經濟實行財政包干。
走得更大膽更遠的是鄰近的南海、順德、三水等周邊縣,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們在學習和吸收“清遠經驗”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帶動這些縣成為了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讓人們看到了推陳出新的“清遠經驗”延續(xù)至今的頑強生命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工廠。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所以全省很多企業(yè)都采取這個辦法,當然也在清遠“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種辦法,但是本質,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清遠經驗”啟發(fā)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工廠職工對著鏡頭歡笑。
1980年7月29日廣東省委79號文中如此肯定了“清遠經驗”的歷史作用——
“清遠經驗”,實質上是對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它沖擊著束縛工業(yè)發(fā)展的許多條條框框,涉及到許多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問題,如計劃體制、財政體制、物資供應體制、勞動工資管理體制和編制計劃的方法等,意義重大。”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工廠,工人們在忙碌著。
對于當年轟轟烈烈的這場改革,如今年逾古稀的改革者當初的激情凝聚成了對現(xiàn)實的思考。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我們做是根據(j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來做的,只是在改革開放淺水區(qū)淌了一下,在前邊走了一下。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給了大家很多啟發(fā)。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工廠。
但在輕描淡寫的背后,留下的卻是歷史的功勛和讓人折服的改革勇氣。從推廣“清遠經驗”這個角度來看,沒有習仲勛的肯定和支持,就沒有“清遠經驗”。
考察中的習仲勛。資料圖片
雖然現(xiàn)在的改革步入“深水區(qū)”,但在這些老人家看來,40年前的“清遠經驗”,40年前的那場改革,至今仍然具有獨特的精神價值。
時任廣東省委辦公廳機要秘書 琚立銘:現(xiàn)在的改革方案都有原來清遠的“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的因素。
時任中共清遠縣委書記 陳國生:改革到深水區(qū),有風險,當然問題比較多,矛盾比較多,要求比較高,敢不敢改,有很多東西要改的,改革要敢字當頭,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時任清遠縣經委辦公室副主任 楊偉基:改革怎么改,群眾愿不愿意改,怎么改,改什么,你不能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來定的,你一定要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
原清遠氮肥廠副廠長 王挺:就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這一點是可以學習的,哪怕是現(xiàn)在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仍然有它的作用。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在今天來講,習近平總書記他也講到,要切實做到改革不停步,開放不止步,也就是說這個改革,我們國家也好,我們企業(yè)也好,也就改革才有出路。
清遠縣機械廠。
清遠縣酒廠。
《人民日報》曾在報道中說“清遠縣的經濟改革,是工業(yè)部門30年來最得人心的政策。”雖然“清遠經驗”試行之初沒有小崗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時立下生死狀的悲壯,但毋庸置疑的是,“清遠經驗”作為時代的產物,不僅讓清遠成為了當時中國工業(yè)改革第一個“吃螃蟹”的縣,更讓珠三角許多縣市從中倍受啟發(fā),找到了經濟騰飛的路徑,讓人們看到它歷久彌新的光華。
即使它不夠完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推動“清遠經驗”前行的那一代改革者摸著石頭過河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他們無私無畏的改革勇氣,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彌足珍貴,值得我們去緬懷和傳承。
原清遠氮肥廠廠長 王昌浩:那里就是清遠氮肥廠的廠房。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2012年開始,一場以提高農村組織化水平為核心,以“三個重心下移”、“三個整合”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在清遠如火如荼地展開,逐步讓農業(yè)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2016年底,清遠市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改革實踐和經驗寫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31號文,為中央決策提供了參考,也為深入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打下了基礎。
2017年,新城風光。(李文勇 攝)
如今,在老一輩革命家、政治家、改革者的精神感召下,清遠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往直前,創(chuàng)造更多的新“清遠經驗”,為廣東實現(xiàn)“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寄語清遠:“清遠經驗,全國推廣”。清遠將按照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改革永不停步的豪情,增創(chuàng)清遠發(fā)展新優(yōu)勢,再次譜寫“清遠經驗,全國推廣”的改革新篇章。